首页 / 范文专栏 / 论文 / 政治范文

理性认识中国对日本外交关系联盟

  • 2020-09-04 11:59:09
  • 来源:苗苗黑板报
  • 编辑:admin
  • 己被围观 150 次
本篇文章由板报网小编收集整理!
摘 要: 中国 和日本这两个亚洲国家之间最吸引世人眼球的 问题 莫过于中日之间的 政治 经济 关系问题,这也是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以及民间最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认真地从 历史 和现实的角度去 分析 一些现象,不难发现,中国和日本间的关系实质上已经陷入了一种博弈的局面。具体表现在:第一,历史问题(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的侵华战争问题)的博弈;第二,基于文化传统的民族意识的博弈;第三,以基础性能源为核心的经济博弈;第四,以亚洲主导力量为核心的政治博弈。关键词:中日关系 政治外交 理性分析 博弈局面眼下,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亚洲国家之间最吸引世人眼球的问题莫过于中日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问题,这也是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以及民间最关注的问题。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之间到底如何看待两国间的关系,各类媒体多有报道,但大都是国际交往的表面需要。实际上,认真地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去分析一些现象,不难发现,中国和日本间的关系实质上已经陷入了一种博弈的局面。
   一、日本概况 研究 中日间的关系,我们首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我们的这个邻居的大概状况。日本国(Japan),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太平洋西侧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约3900多个小岛组成。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良港以及火山和地震, 自然 资源极其匮乏。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人口1.2778亿(2005年12月)。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5万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语。神道和佛教较盛行。首都东京(Tokyo)。公元4世纪中叶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公元5世纪初,大和国达到鼎盛时期,其势力扩及朝鲜半岛南部。公元645年通过大化革新,仿照唐朝律令制度,建立以天皇为绝对君主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体制。12世纪末进入由武士阶层掌握实权的军事封建国家,史称“幕府”时期。1868年,革新派实行“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 发展 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后初期,美军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1947年5月实施新宪法,由绝对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通过对日本概况的一个了解,我们不难发现这样几个事实:1、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一种资源依赖型模式,而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这种依赖型会迅速质变为对外扩张型;2、日本在地理位置上,东南面临浩瀚的太平洋,西北隔海面对欧亚大陆,在整个东北亚地区其生存空间相对比较狭小;3、日本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汇处,国土呈零散型的群岛状态分布,国家多火山、地震、台风及海啸等自然灾害,加之面对大陆国家,其地缘安全感较差;4、日本在历史上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日本历史,毋庸置疑,中国是日本历史文化的母体。
   二、中日间的历史渊源中国和日本的历史渊源是很微妙的,汪公纪先生在《日本史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一书中,更是直言了开创日本正史的神武天皇就是中国先秦时期秦始皇派出的求仙方士——徐福。而现在的日本人也把徐福作为他们的先圣崇拜,尊他为“司农神”和“司药神”。徐福在日本的遗址至今保存有徐福墓、徐福宫、徐福岩、徐福上陆纪念碑等遗址。1991年,日本人民还在佐贺县诸富町建立了一座“徐福之路”公园。每年秋季,佐贺县人民都要向供奉在“金主神社”中的徐福敬献“初穗”。每隔50年,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祭典。通过中日两国的史书记载,日本忽然由绳文文化 时代 ,一跃而到了精美的弥生青铜文化时代,徐福便是始作俑者。不过这并不能使得我们与日本之间更密切,徐福的原意似乎就是想隔绝日本与中国的关系。自汉朝以后,日本一直对中国称臣,尽管神武天皇不愿日本与中国有联系,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依然对日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原有的血脉联系,因而两国之间的交往始终没有中断过。大约从汉桓帝至隋代期间,是日本向中原朝贡和请求册封的性质,那时日本刚刚摆脱茹毛饮血,尚待开化,对中国甘愿称臣。日本推古天皇15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出使隋朝递交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第二次使隋时又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这是历史上日本第一次要求对等交流,同中国平起平坐。日本对中国“不买账”由此而起,以后日本便同唐朝、元朝对抗,甚至为拒绝臣纳贡不惜同忽必烈对抗。其实忽必烈很有洞察力,从日本与唐朝争夺朝鲜的主导权和不愿回到臣属关系就判断出日本不是省油的灯,迟早会给亚洲大陆带来祸害。与其让其做大,不如先发制人,及早解决之。日本自源氏家族在关东兴起并灭亡平氏家族为标志步入幕府统治时代,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封建割据局面。到了明代,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经济、文化、思想、宗教、建筑。戏剧、绘画、茶道等文明成果已具规模,加上长期内战所积累的丰富战争经验,便一反长期臣服和对等交流态度,毫不犹豫地产生要鲸吞中国、朝鲜,做亚洲大陆甚至世界“领导者”想法和行动。近代自“明治维新”以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现代 化转型领先的日本就一直自视其高,并毫无顾忌地以武力向亚洲大陆扩张。(见倪乐雄著《中日交往的历史经验以及对当代的启示》)
   三、当代中日之间的博弈关系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重新审视中日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迅猛发展,中国政府和人民更是不计前嫌,将中日关系摆到了我国外交战略的优先地位,中日间的一些深层次的痼疾在中日友好大潮的挤压下,成为中日关系历史长河的一股暗流。但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这股暗流逐渐翻腾并急涌出来,使当代中日关系步入了博弈局面。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决定这是中日关系的必然结果。第一,历史问题(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的侵华战争问题)的博弈这是由于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潮及其所犯下的战争罪行的历史清算不够彻底所造成的。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美国独自占领,美国出于自身在亚洲利益的考虑,在对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的处理上,采取了消极妥协的态度,保留了日本封建军国主义的精神象征——天皇以及后来引发中日关系不断恶化的导火索——靖国神社,对部分罪恶滔天战犯的敷衍式处理等等,而当时的中国国力衰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被认为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所以也就不能左右战后的局面,这为日后日本右翼势力的复苏埋下了祸根。正如今年上映的影片《东京审判》中所描述的一样,在日本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意识里,日本不是被中国打败的,而是美国。而更为可怕的是,相当数量的日本人到今天依然不肯承认强加给中国人民的那场战争的侵略性以及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巨大伤害,他们仍然顽固地醉心于“大东亚共荣”的荒谬逻辑之中。因此,后来在日本国内出现的诸如日本政要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美化侵略战争、篡改教科书等伤害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民族感情的挑衅性事件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友情链接: 学习帮

苗苗黑板报网(www.banbao123.com)为大家搜集整理中小学生手抄报图片,黑板报图片,板报设计模板,板报花边素材,儿童简笔画,还集专题板报,节日板报等为一体的板报学习网站

Copyright by 苗苗黑板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83775号

商务合作
添加微信:YuYoue199502
邮箱:stana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