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专栏 / 节日范文 / 中秋节范文

厦门中秋博饼文化

  • 2020-02-21 11:00:00
  • 来源:苗苗黑板报
  • 编辑:admin
  • 己被围观 201 次

  厦门中秋博饼文化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传统节日文化。(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收复台湾。中秋节前后,与部将洪旭巧设“中秋会饼博状元”,聊解士兵思乡之情。会饼设状元、对堂、四进、三红、二举、一秀等,它们又分别代表文或武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

  博饼民俗由来已久,沿袭到今天,厦门的博饼活动还是用6颗骰子在大瓷碗内投掷。

厦门中秋博饼文化

  博规主要有30款,一秀、二举、三红,分别以出现一颗红四、二颗红四、三颗红四为得饼。 状元以出现四颗四点红为起码级,其中又以四红带多少点比大小,以出现四颗红四点、两颗红一点为最高级,称“状元插金花”。 “五子”出现即压过四红,即“五颗”除五个红四以外的任何五颗一样算为“五子”,又以带多少点比大。“五红”就是出现五个红四点,压过“五子”,其中又以带多少点比大。称为“对堂”的榜眼、探花出现一至六点都有得饼。

  此外,还有极少出现的“六朴红”,即六颗四点出现。“六朴红”得主,就可得全部会饼,但一般友好相处,得主只拿状元和对堂或三红,其余就分送给大家吃。“六朴黑”是指出现除六颗红四点以外的任何六颗相同的。“六朴黑”出现 ,大家可熄灯抢饼。

  厦门中秋博饼规则

厦门中秋博饼文化

  中国科举制度与厦门中秋博饼

  博饼的游戏规则是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参照的,文、武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的称呼直接取自科举制度的称呼,等级关系等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等级关系(博饼游戏中没有“贡士”这一级)。

  厦门中秋搏饼又称中秋会饼,每会63块饼,隐含七九六十三之数,意喻吉祥如意,因为三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会饼设状元一个,代表科举中的“文”、“武”状元,是直径约6寸的大饼,宛似一轮明月,饼上印有“嫦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对堂,指榜眼,共两个饼,直径4寸左右,;三红,意指探花,设四个饼,直径2至3寸;四进,代表进士,共八个,饼的直径1寸半左右;二举,即指举人,有十六个,直径约1寸;一秀,指秀才,全部三十二个,是直径半寸有余的小饼。

  每人轮流在一只碗里掷六个骰子,称之“博状元”, 骰子以红 4为尊,按骰子点数的大小分别博到状元、榜眼、三红、四进、举人、秀才,就如同考中明清科举的功名。明清科举考试,等级是十分严格的。考生未取得功名前,统称童生,通过县城或府里举行的童试(分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才称为“秀才”,即博饼规则中的次低等级(最低等级为罚黑,即什么都未博中)。成为秀才后才有资格参加国家的正式考试,有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等级。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考期是八月,称“大比”,又叫“秋闱”,由皇帝派正副主考官主持,通过的称“举人”,就是博饼中的“二举”,取得会试的资格。

  会试是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都进行,由礼部主持,称“礼闱”或“春闱”,通过的取得“贡士”称呼。会试后,皇帝召集贡士举行殿试,即在宫殿中亲自“策问”。及格人员称“进士”,即博饼中的“四进”,意味“十年寒窗”,一朝成名,鲤鱼跃“龙门”,号称“天子门生”,光宗耀祖。其中进士分三等,一甲三名,第一称状元,第二称榜眼,第三称探花。举人进京考试,需要先到礼部“投状”报到,故第一名称状元,始于唐朝,是进士的最高级;第二名如榜中眼睛,因而称“榜眼”;第三名探花之称源于唐朝新进士汇聚长安曲江杏园宴,两名最年轻进士充当“探花郎”,骑马采摘长安大街、名园的各种早春鲜花的规定。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一名(总第四名)称传胪。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是,中国科举中的状元的圈定受着皇帝个人喜好的限制,常常是三红即探花更具真才实学,因而厦门会饼据说“三红”饼口感上比“状元饼”要更为好吃。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物资生活的丰富,会饼常常被各种实物奖品代替,厦门博饼游戏更具丰富多样性和趣味性,但每年中秋必博饼的习俗和具体规则基本没变。

友情链接: 学习帮

苗苗黑板报网(www.banbao123.com)为大家搜集整理中小学生手抄报图片,黑板报图片,板报设计模板,板报花边素材,儿童简笔画,还集专题板报,节日板报等为一体的板报学习网站

Copyright by 苗苗黑板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83775号

商务合作
添加微信:YuYoue199502
邮箱:stana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