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专栏 / 心得体会 / 读后感

新旧诗的“百年和解”读后感大全

  • 2020-07-06 10:45:17
  • 来源:苗苗黑板报
  • 编辑:admin
  • 己被围观 次

新诗的出现是一个实验过程。朱自清说,“胡适家是‘试’新诗的第一人。他从民国五年七月开始,“他从胡适最初的实验开始,在1916年确定了起点。可以说1916年“开工”意味着新诗的诞生,但我更关注两个时间节点:1917年出版的胡适八首白话诗和1918年出版的胡适、沈印模、刘半农的九首诗。因此,对于新诗百年的起点,我采取了模糊叙述的方式。有时我甚至把叙事推向晚清的“诗坛革命”。

新旧诗的“百年和解”读后感大全

百年的实践,最值得称道的是中国诗歌从此打破严格的格律的束缚,放弃格律化和文言写作的诉求,开始以白话为工具的自由诗的写作。去掉格律之后的诗歌,仿佛是鸟儿张开了飞翔的翅膀,可以无拘束地展开想象的空间,使中国人的诗歌思维得到无限的展开。新诗的最大贡献在于:可以接纳和表现现代世界的信息、知识和思想,以及开放的与世界沟通的现代人的情感。这是新诗革命带来的最好的结果。

至于有些负面的影响,就是中国诗歌告别古典之后,传统的诗歌韵味有了减弱甚至基本消失的趋向,人们为求“新”而忘“诗”,为用“白话”而忘记“诗”。新是新了,却是诗意没了。因为用了白话而把诗的本质给忘了。

新诗诞生之后,写作变得容易了,但是古代诗人那种对于词语的刻苦锤炼的功夫,那种“苦吟”的功夫却没有了。另一负面的结果是去掉格律之后,诗的音乐性也削弱了。诗可以不用格律,但不能没有作为音乐性的核心的节奏感。我们不妨反问,当新诗等同于日常说话,那还是诗吗?

其实,中国的诗歌传统并没有因新诗的出现而中断。中国诗歌的血脉是“诗言志”。中国传统的诗学强调,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在中国,诗不仅是审美的,而且是实用的,中国诗学从来看重诗对于世道人心的影响。五四新诗完全沿袭了这个传统,它志在弃旧图新,救亡图存,从诗入手,并以诗的方式改造人心,进而改变国运。传统没有断流。要说中国诗的传统,传统只有一个,自古到今,没有变,也没有断流。

友情链接: 学习帮

苗苗黑板报网(www.banbao123.com)为大家搜集整理中小学生手抄报图片,黑板报图片,板报设计模板,板报花边素材,儿童简笔画,还集专题板报,节日板报等为一体的板报学习网站

Copyright by 苗苗黑板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83775号

商务合作
添加微信:YuYoue199502
邮箱:stanak@163.com